你見過會發光的礦物精靈嗎
你知道蝴蝶的結構色發光嗎
你知道隱形斗篷如何隱形嗎
你知道太陽光譜一天之變嗎
啟發式導入循循善誘啟人深思
2022年11月11日上午,對“光”感興趣的華廈師生齊聚商道講壇,聆聽廈門大學材料學院院長解榮軍教授解讀“發光材料及其應用”的深邃世界,這是解教授與我校師生的第三次智慧交流。
作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解教授長期致力于發光材料的研究,有豐富的科研經歷和深厚的專業沉淀。解教授從有趣的問題出發,結合發光的礦物精靈的圖片,層層揭開發光材料的面紗,將晦澀的科研積淀轉化為通俗易懂的科普內容,引導師生了解發光材料及其應用。

解教授分享發光材料的故事
光的發展史也是人類文明的發展史。解教授從鉆木取火獲得的的原始光源到最新的激光光源的發展過程,告訴聽眾,正是因為人類對光源孜孜以求,通過對光深入和本質的研究,才能逐漸揭示發光的基本原理,并將光學理論應用于實踐中。在顯示方面,人類從最早的陰級射線顯像管,歷經液晶、OLED、量子點顯示的發展,更進一步追求高清高解像度的激光顯示。解教授利用從廈門大學材料學院的實驗室照射到雙子塔的一道激光實例,告訴我們未來激光照明在教學投影儀、車燈、公共幕墻等實際生活中,將被廣泛應用。
為了進一步揭示光學傳感的應用,解教授演示了小白鼠壓力足跡的光學測驗與汽車相撞的應力測驗,有趣的對比實驗為我們打開了應力發光傳感研究的天窗,原來健康診斷、柔性電子可穿戴設備、電子簽名與防衛系統、生物力學工程等領域都離不開應力發光傳感。光學材料已然成為了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光學工程豐富了世界的表達形式,帶領人類進入繽紛多彩的世界;半導體照明技術極大減少了大氣污染物排放量,是實現青山綠水的技術保障。
一場講座,解教授講得生動有趣,師生們聽得專注入神,互動交流環節,師生拋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小白鼠的應力發光是如何實現測試的?”“光、電、磁之間有何關系?”“鈣鈦礦有何缺陷?”“購買光源照射多肉植物,為何總不太理想?”答疑解惑中,解教授清晰、凝練的解答再次贏得了陣陣掌聲。

沉浸在講座世界里的聽眾
講座剛結束,解教授又與我校中青年科研人員進行了學術交流。環境與公共健康學院的沈金海教授做“超堿體系下雜環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報告,詳細介紹了課題組近年來在雜環藥物分子構筑方法方面的研究進展;智能儀器和分析檢測技術研究所的郭志勇博士介紹了自己在新型納米材料構筑及蛋白質分離純化相關研究工作;環境與公共健康學院的馮亞棟博士介紹了利用鈣鈦礦納米材料參與光催化構筑各類碳氮鍵、碳硫鍵、碳碳鍵等化學鍵,合成一系列復雜的新型藥物小分子母核結構的具體研究;人文學院的胡永紅博士圍繞科普實踐與理論,結合個體與團隊合作,講述跨學科研究中的人生故事。同時,智能儀器和分析檢測技術研究所的金靖雯老師介紹了學校綠色校園建設和008 科普實驗室,以及近期開展工作的情況。
一場趣味盎然的講座,一場精彩紛呈的學術交流匯報,將會拋磚引玉,引導中青年研究者在研究的科學性與趣味性之間找到良好平衡點。解教授希望大家能夠實現從應力發光到自發發光的轉變,能夠從發光材料與諾貝爾獎的故事里獲得啟示,心中有火、眼中有光,做有根的研究,不隨波逐流,篤定而淡然地專注于自己感興趣并能否對接產業需求的科學研究。
學術交流會結束,在對外交流合作處負責人的陪同下,解教授考察了綠色文化長廊,對如何應用先進光學材料豐富長廊綠色科技元素提出建議并為我校29周年校慶寫下誠摯的祝福:

解教授在對外交流合作處負責人陪同下考察綠色文化長廊

解教授為學校29周年校慶寫下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