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合作交流是大學職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為進一步豐富我校對外交流的內容形式,加快對外交流工作進程,營造更為濃厚的校際交流合作氛圍,提升師生合作包容的意識,我?!?08科普實驗室”在廈門大學翔安校區舉辦了題為“神奇的發光世界”的科普講座。

2022年7月20日下午,學校檢測技術和智能儀器研究所負責人帶領我?!?08科普”團隊一行四人,在廈大翔安校區的近海海洋環境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廈門大學),與30余名來自全國知名高校的大學生,分享了“神奇的發光世界”。團隊為這場講座備足了多種的發光材料,設計了多樣的發光實驗。當最原始的松香、煤油燈、LED燈一一被點燃點亮,報告廳更顯異彩紛呈。來自全國各知名高校的大學生們眼眸里都是驚嘆,原來,光的世界是這樣的呀,穿越遠古走到了今天!從第一代光源到第五代激光光源,主講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形象的動作,講述熱致發光、光致發光、化學發光與生物發光的故事,整個講座邏輯緊密,內容環環相扣,形式錯落有致,節奏動靜分明。在講座過程中,金靖雯老師與張晨老師默契配合,大學生們輪流參與魯米諾的化學發光、特拉斯線圈發光、自制熒光棒、長余輝發光等科學小實驗,科學知識融匯了科學方法、科學思想滲透著科學精神,大學生們在主講人的引導下,逐漸體會到多維度理解科學知識的重要性,更明白了學術講座與科普講座其實是不可分的,有學生專注做筆記,有學生大膽提問,還有學生用“你相信光嗎,發光的世界充滿奧秘,實在精彩,我希望去追光!”表達出了對這場科學知識盛宴的滿懷感恩。

講座最后,胡永紅老師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思考:“請大家發揮想象力,想想英文單詞light的每個字母分別代表什么?”“L是love、like,”有人立馬應聲回答?!皩?,首先要喜歡、要愛,那是愛什么呢?字母I代表什么?”“interesting或者是表達我吧?!薄笆堑?,我們要愛自己,要hand in hand go together,這樣就可以探索光,汲取光,釋放光……”胡老師基于人生哲學的獨特視角將科學與人文之美融會貫通,詮釋了科學哲學不分家的科普本質。

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是推動科技進步的“兩翼”。大學作為科普公共教育的主體力量之一,是科普百花齊放不可或缺的動力。作為我校綠色校園建設第二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008科普實驗室”創辦以來,積極主動致力于地方科普教育服務,曾受邀在湖里中學、廈門一中、科技中學等舉辦科普講座,備受好評,將科學理性的種子播撒在中學校園。不僅如此,團隊還致力于推動地方特色科普,通過學校的對外合作與交流機構,依托我校檢測技術和智能儀器研究所與國家燃香類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福建)的“專家工作站”和聯合實驗室,并契合地方特色香產業,聯合設計香科普課程等,不斷推陳出新,設計出各種高端又接地氣的科普課程,以此不斷拓展我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功能,將華廈學院的科普文化之光播撒遠方,點燃越來越多向往科學的好奇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