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成果

                                                        當前位置: 學校首頁 >> 辦學成果 >> 正文

                                                        廈門華廈學院劉海翔教授出版《文藝復興七巨人:彼特拉克》人物傳記譯著

                                                        時間:2023-09-12 欄目:辦學成果


                                                        近日,我校通識課程建設委員會主任、商務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劉海翔譯著《文藝復興七巨人:彼特拉克》由河南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

                                                        (《彼特拉克》傳記書籍封面)

                                                        這本有關意大利文藝復興重要作家彼特拉克的人物傳記是劉海翔教授精心翻譯之作。在寫于廈門華廈學院齊禮樓的譯后記“生命的沉思與感悟”中,劉海翔教授這樣寫道:文藝復興所倡導的人文主義精神,提出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肯定人的價值和尊嚴,主張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現實生活中的幸福,倡導個性解放,反對愚昧迷信的神學思想,認為人是現實生活的創造者和主人。

                                                        劉海翔教授表示,翻譯是他精讀一部作品最好的方式,因為這促使他去仔細研讀、反復品味,正如朱熹所言,泛觀博取,不若熟讀而精思。翻譯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他喜歡一邊翻譯,一邊有點心得的時候,就記錄下來,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希望能為學校的學科建設和學術積累貢獻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此前,劉海翔教授已經在河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了文藝復興人物傳記《牛頓》和《卡拉瓦喬》,并在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了《哈佛畢業典禮演講精選》、《耶魯古文明發現史》和《能源傳》等譯著。劉海翔教授還著有《歐洲大地的中國風》一書,對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進行了探尋與分析。

                                                        自2018年入職廈門華廈學院以來,劉海翔教授已經以“廈門華廈學院教授”的名義在《光明日報》發表了六篇文章,其中有《論讀書》、《論音樂》和《論旅行》,組成了“三論”小系列,以及《文字的力量》、《人生的故事》和《追尋古代文明發展的歷程》;同時還在《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了《葉老師的第二課堂》和《人類歷史也是能源利用史》兩篇文章,受到了廣大讀者的好評;由其擔任英文審校的中英文雙語專著《“一帶一路”視野下的東盟十國》及《“一帶一路”視野下的金磚五國》也已由廈門大學出版社分別于2019年和2022年順利出版。

                                                        作為文化學者,劉海翔教授還為國家社科重點項目《中國古戲臺研究》在2022年出版的英文版擔任英文審校,為在國際上講好中國的文化故事做出努力;還受邀擔任由北京人民出版社在2023年出版的介紹中外文化交流的《長城、駱駝和馬》一書的特邀編審。

                                                        劉海翔教授也曾受邀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專訪,一個小時的節目于2021年7月26日晚間8點黃金檔在央廣“品味書香”欄目順利播出。受邀前央視節目主持人宸冰的“宸冰初見”欄目視頻專訪,一個多小時的節目于2021年10月15日一經播出便迅速達到超過7萬的播放量。2020年7月,劉海翔教授在廈門圖書館舉辦題為《“中國風”與文化自信》的講座,受到廣泛好評。劉海翔教授近期還在《廈門日報》發表了包括“校門口的鳳凰花”等三篇“鷺島三記”文章,有助于豐富學校的文化生活。

                                                        作為商務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劉海翔教授曾于2020年8月和10月受邀到龍巖市人民銀行和莆田市人民銀行做有關借力普惠金融振興傳統文化的講座。擔任執行主編,出版了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在2020年12月發布的《新視角新戰略:普惠金融客戶保護與賦能專輯》;還在農業農村部主辦的《中國農村信用合作報》頭版“權威聲音”欄目上,以“廈門華廈學院教授”的名義發表了“普惠金融視角下的商業文明與倫理”等三篇文章,有助于擴大學校的社會影響。

                                                        此外,劉海翔教授還以生為本、以教學為樂,他在學校開設“自然文學經典導讀”通識選修課程,是目前我校通識教育的五門“通識核心課程”之一。他在商務與管理學院開設的“經貿英語口譯”課程深受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同學們的歡迎。這兩門課在學生評教中都獲得A類課程的好評,在每一次課后都有掌聲響起。

                                                        近年來,我校在迎接本科教學合格評估的過程中,以評促建,以評促改,評建結合,重在建設,在加強建設“新工科”的同時,也積極響應教育部“新文科”建設的號召,不斷促進多學科交叉與深度融合,夯實人文社科積淀,提升人文社科發展水平,取得了可喜成績。今后,學校將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增強對學生應用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并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以能力為本位、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應用型本科人才,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事業。

                                                        (《彼特拉克》傳記書籍扉頁)

                                                        Copyright(C) 2015 廈門華廈學院  技術支持 信息中心 閩ICP備09004608號-1 閩公網安備 35021102000447號

                                                        无码国产激情精品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