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下午,在我校迎來30周年華誕之際,廈門華廈學院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研討會在俊秀報告廳隆重舉行。會議邀請了復旦大學原副校長、現任復旦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教師教學發展中心主任陸昉教授出席并作大會報告,學校理事會理事長王小如、校黨委書記徐志懷、校長謝增鴻、常務副校長陳民偉、副校長趙麗、副校長雷蘊奇、校長助理王寧等學校領導,教學單位及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全體教師、教輔人員等近370人出席會議。會議由教務處處長唐維萍主持。

研討會現場
會上,謝增鴻校長回顧了學校三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學校始終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擔當育人育才使命,通過積極落實教學中心地位,不斷加強本科教學建設、提升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水平;不斷匯聚創新資源要素,推進產學研用融合;不斷完善基本辦學條件,打造優質育人環境;持續拓寬合作交流渠道,開展多種形式校企合作等舉措,提升了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一定的成就,為地方經濟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撐。同時,他也強調學校的使命是以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己任,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呼吁全體教師要立足于新時代、新起點,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不斷推進教育教學創新,積極應對教育改革的新挑戰,把握時代發展的新機遇,以便更好地服務于人才培養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謝增鴻校長致辭
接著,復旦大學陸昉教授作題為《數字化時代背景下的課堂教學革命》的報告。報告中,陸教授在分析傳統課堂教學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課堂教學需要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轉變為培養能力的教學模式。他強調教育信息化數字化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并分享了他在復旦大學課堂教學改革實踐的經驗和體會。他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可以明顯提升教與學的效率和效果,線上課程可以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而線下課堂以研討為主,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學習狀態并進行針對性指導。同時,他強調了做好課堂教學設計的重要性,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著重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最后,陸教授總結,推進混合式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方面協同努力。學校要抓住機遇,建設金課,通過技術保障等措施激勵教師教學改革。教師要轉變觀念,以學生為中心,建構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課程建設要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建設精品在線課程、精品示范混合課程,使優質資源充分共享,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復旦大學陸昉教授作報告

討論交流環節
在討論與交流環節,與會教師與陸昉教授就課堂教學信息化改革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進行交流和探討,多元的思維碰撞使與會教師對于課堂教學信息化改革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和理解。
緊接著,學校優秀教師代表分享了自己在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方面的實踐和經驗:陳暉老師分享了國家一流課程《供應鏈管理》的建設經驗,即以學生為中心,實現賽教融合、課證融通,校企合作設計和搭建供應鏈運營創新大賽平臺,通過信息教學、學科競賽、實踐創新等手段,分階段、分層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專業技能以及創新能力。湯麗華老師分享了《信號與系統》教學設計方法,如何根據課程內容的特點,挖掘知識點間的理論聯系、研究基本理論與現實應用之間的聯系,達到教師教得明白,學生學得明白的目的。許麗梅老師介紹了自已在教學設計中的創新做法,如何運用目標導向,反向設計(OBE)的理念,逆向創新,設計課程體系、教學模塊、考核評價等方法。樊雅琴老師則分享了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創新做法,如用經典案例、多彩活動、課外實踐補充、網絡平臺延伸等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些寶貴經驗將有助于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改革理論及實踐水平,

陳暉、湯麗華、許麗梅、樊雅琴老師分享教學經驗
最后,學校副校長雷蘊奇教授進行會議總結,并對教學工作做具體部署及要求。雷校長強調了學校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有著堅定的決心和信心,并始終致力于此,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關鍵,也是學校發展的核心使命。未來,學校將進一步聚焦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工作,通過課堂改革風氣的營造、OBE教育理念的實施、質量保障體系的完善等措施,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力求讓教學更靈動,讓課堂更出彩,助力人才培養質量的持續提升。同時,學校將更加注重發揮核心課程和一流課程的示范引領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提升學業挑戰度。在課堂教學質量監控和閉環管理方面,學校將加大力度,確保百分百課程均是合格課程,并通過校外專家和校內督導的聽課評課活動,發現課程教學質量存在問題并持續跟進改進過程。號召全體教師要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改革中來,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勇于擔責,敢于創新,共同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邁向新臺階,取得新進展。

雷蘊奇副校長總結發言
本次研討會的召開,為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三十華誕,新開局,新起點,在數字化時代背景下,學校將積極構建新型的“以學為主”的教學模式,扎實提升教學質量,推動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邁上新臺階,取得新進展,譜寫華廈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